close

  意在東盟多省爭航“海上絲綢之路”
  林小昭
  目前包括廣西、廣東、福建、海南、浙江等八九個沿海省份正摩拳擦掌,積極謀劃“海上絲綢之路”戰略。
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鷂飛告訴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記者,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正由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等制定中,具體有哪些政策目前還不清楚。
  他分析稱,不管“海上絲綢之路”規劃如何做,最終戰略只是在總體佈局上提出要求,具體實施需要各個地區,尤其是沿海省份相互配合。
  多省摩拳擦掌
  2月,福建省副省長鄭曉松曾透露,福建已經做了初步研究和論證,近期將拿出總體規劃和行動方案。
  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發祥地之一。福建的泉州港、福州港和漳州港在不同時期對“海上絲綢之路”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  按照計劃,福建將推動與東盟政府機構、閩籍華僑華人社團和行業商協會之間常態化的溝通協調機制,推進“中國—東盟海上合作基金”項目建設。加強與東盟海洋經濟、旅游、物流等合作,加快構築海上互聯互通網絡,促進雙向投資與貿易。
  廈門市一位官員告訴《第一財經日報》,海上絲綢之路主要包括了東南亞、中東、東非等地。南亞、中東、非洲是重要的新型市場,而東南亞又是傳統的進出口市場。“東盟歷來是福建、廈門很重要的傳統市場,在經濟合作、勞務輸出、進出口等各方面都是我們的重要合作伙伴。”
  “借這個機會,我們準備深耕東盟,重點開發新興市場,鼓勵企業走出去投資。”該人士說,目前當地發改委方面正在做“海上絲綢之路”相關規劃。
  福建的鄰省廣東,正期待成為“海上絲綢之路”戰略的排頭兵。廣東省委常委、常務副省長徐少華今年初曾表示,廣東在我國對東盟貿易總額中占第一位,目前廣東配合國家發改委做總體方案,“希望總體方案里有廣東的因素”。
  據廣東海關統計,2013年東盟已取代歐盟(28國)成為廣東第三大貿易伙伴,廣東對東盟出口增長14.9%,進口增長7.5%,對歐盟進出口則僅增長1.6%。
  與東盟接壤的廣西,也在積極備戰“海上絲綢之路”戰略。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年初在《人民日報》撰文指出,廣西有條件有能力成為21世紀“海上絲綢之路”的新門戶和新樞紐,廣西將通過加快構建港口合作網絡等六個方面來推進“海上絲綢之路”戰略建設。
  海南省省長蔣定之在3月全國兩會上表示,目前,全國已有八九個兄弟省份都提出要參與21世紀“海上絲綢之路”建設,相比而言,海南的優勢是突出的、獨特的。海南要找準重振“海上絲綢之路”的海南坐標,在對接與服務中,進一步增加海南經濟的開放度。
  基礎設施先行  
  統計數據顯示,2012年,中國-東盟雙邊貿易額已達4001億美元,年均增長22%,是2002年的7.3倍。2013年,中國對東盟進出口額為4436.1億美元,增速達10.9%,而同期歐美日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33.5%,同比下滑1.7個百分點。相比之下,東盟對中國外經貿發展地位日益突出。
  在肖鷂飛看來,對於沿海省份,目前可以先從基礎設施建設入手,在貿易、投資、海洋經濟等方面,加大與東南亞各國的合作。
  例如,在港口建設方面,廣西將加快構建港口合作網絡。加大北部灣港建設力度,積極引進國際港航企業等戰略投資者,實現投資經營主體多元化。加大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,打造北部灣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。鼓勵廣西企業到東盟國家參股港口建設。構建“海上絲綢之路”客貨運“穿梭巴士”,加密貨運航線,加強與東盟各國港口城市之間的互聯互通。
  對企業來說,“海上絲綢之路”戰略亦將迎來諸多利好。由於部分東南亞國家對中國企業實行貿易壁壘,致使雙邊經濟摩擦不斷,通過與東盟國家在經貿領域的深耕合作,可以使中國企業對東盟的經貿、投資更加便捷。
  對“海上絲綢之路”頗有研究的中山市政協主席丘樹宏告訴《第一財經日報》,改革開放同時也是海洋文化、海洋經濟的拓展過程。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,可以發展海洋經濟和文化,建設海洋強國。在這個過程中,海洋產業肯定需要走進去,與周邊國家進行合作。
  在交通和經貿之外,文化合作也是“海上絲綢之路”的一大重點。“中山今年準備評選十大海洋文化地標。”丘樹宏告訴記者,由於東南亞與我國文化相近,因此可以建設“海上絲綢之路”文化圈,在經濟和文化上促進中國與東南亞的高度融合。
(編輯:SN094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p05bpcdj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